乡镇名里有着讲不完的故事。近日,民政部部署开展“乡村著名行动”,要求进一步发挥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,繁荣地名文化成了一件大事。
正如一个人的名字充分寄托着父母的美好愿望,一个乡镇的名字也寄寓着当地群众的无限愿景,蕴含乡镇风土的沧海桑田,赓续岭南地区的传统文脉。通过对广东1000多个乡镇(不含街道)进行整理,南方农村报记者发现,“撞名”的乡镇数量达到了76组,总共182个,占总数的16.31%。这其中,“太平镇”更是“一举夺魁”,共有7个乡镇同命此名。
【资料图】
广东省同名数量最多的七大镇名
乡镇名中的美好夙愿
位于清远市阳山县的太平镇,相传古为莲塘圩,明嘉靖元年(1522年)因地壳下沉而迁址,人们为求平安吉祥而取名“太平”。
位于广州市从化区的太平镇,因北宋初赵匡胤派兵南下,平定岭南至此,从此太平无事而得名。
可以看出,旧时人们虽身处异地、远隔千里,但对于“太平盛世”都有着共同的向往,与“太平镇”具有相似含义的“永和镇”“保安镇”“太和镇”等也都受到偏爱。
“更喜年丰民物阜,太平歌颂醉壶觞。”广东曾为百越之地,由于历史战乱、社会动荡等原因,大量中原人迁入广东,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,也给南越文化注入新鲜血液,人们更愿意用寓意吉祥的地名来迎接好不容易获得的平稳生活。
乡镇名字,不仅是朝向美好未来的夙愿,也可以面向过去,成为纪念的载体,官渡镇便属于后者。
其中一个官渡镇位于湛江市坡头区,是当地生蚝养殖产区之一。 吴秒衡 摄
广东共有2个官渡镇。一个位于韶关市翁源县,传说曾有位寨下人于外地做官,须由此地经过,由于滃江水涨,无法前行,便出钱买了一艘船,请了一位船夫渡他过河,过河后留下船夫和船在此处摆渡,慢慢形成渡口。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位官员,便称渡口为“官渡”。另一个官渡镇位于湛江市坡头区,因其渡口曾为官员前往雷州府、琼州府赴任必经之渡而得名。
乡镇名中的绿水青山
依照自然地理要素命名是乡镇命名的主要方式之一。
由于广东省整体地势呈现北高南低,中南部多台地平原,北部、东北部、西部多山地丘陵,很多乡镇都以山、岗、坪、坝等元素为名。例如省内有2个大坪镇,都是处于阶地之上,地势平坦;2个横山镇,或因其坐落山岗,或周围山林横亘。
广东河流众多,古往今来,广东人都视“水为财”,形成一批含水元素的粤方言地名,如涌、沥、滘、塘、沙、围、基等。整体来看,以水元素命名的乡镇在东南沿海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对密集。
韶关市南雄市、梅州市兴宁市、江门市开平市、茂名市信宜市都有一个水口镇,皆因其地理位置恰巧处于河流汇合口、出水口,与之类似的还有“河口镇”“河头镇”“塘口镇”等。“人们依水而居,选择在河流边落脚,所以有了那么多包含水元素的镇名。”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副教授、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志国说。
乡镇名中的“纯属巧合”
当然,并非所有同名都“同源”,它们只是碰巧拥有了相同的名字。
古越语中“坑”指小溪,位于韶关市曲江区的罗坑镇因周围山岗环绕,地似圆形箩筐,且中部有一条小溪流过,故此地命名为罗(箩)坑。位于茂名市电白区的罗坑镇,传说是纪念历史上揭竿造反的罗姓英雄而得名;也有一说称,古越语中“罗”为“山冲”,即山间的平地,“罗坑”蕴含“山中村寨”的意味。位于江门市新会区的罗坑镇,因境内中部有罗山,山有坑水外流,故名。
广东介于山海之间,南临大海,加上南岭环绕,形成了独特的越文化、岭南文化,广东至今保留了很多以古越语“那”“都”“罗”“古”“扶”等为通名的地名,这从“罗坑镇”的命名能略窥一斑。
文化是环境的产物,环境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。广东复杂多样的地名文化,无论在空间分布上还是历史遗留方面,均与区域地理环境有高度的一致性。
除了罗坑镇,同名但不同源的例子还有很多。位于河源市东源县的黄田镇相传因地处东江中上游河畔,土地肥沃,每到秋天,稻穗金黄灿灿,故名黄田;而位于肇庆市四会市的黄田镇则是因古时管辖此地的首领姓黄,当地的田称之为黄田而得名。
追根溯源,乡镇的同名现象,多是在群众所拥有的相似憧憬中、所处的相近环境下自然而然形成的,但也有部分“纯属巧合”。
时移世易,随着社会发展,地名唯一的重要性日渐凸显。最新施行的《地名管理条例》指出:“同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的乡、镇名称,同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村民委员会、居民委员会所在地名称……不应重名,并避免同音。”可以看到,为便于社会治理,未来,乡镇的命名会进一步规范化,类似的同名现象不会继续增多。
当然,乡镇地名不会轻易更改,“乡村著名行动”也强调,不会随意更改老地名,不仅因为变更成本高,更重要的是不能断了当地的历史文脉,地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。
附:广东省76组同名乡镇(不含街道)
见习记者:曹童童 符诗富 张济翔
标签: